病毒性发热不退烧可能与病毒持续复制、合并细菌感染、机体免疫反应异常或用药不规范等因素有关,可通过抗病毒治疗、对症退热、补液支持及并发症管理等方式干预。
部分病毒如流感病毒、腺病毒等复制周期较长,发热可能持续3-5天。建议使用奥司他韦、更昔洛韦等抗病毒药物,配合物理降温。
病毒感染后继发细菌性肺炎、中耳炎等可能导致发热反复。血常规提示中性粒细胞升高时,需联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、头孢呋辛等抗生素。
幼儿或免疫力低下者可能出现高热惊厥、热峰延迟。可短期使用布洛芬混悬液退热,同时监测电解质平衡。
退热药使用间隔不足或剂量不足影响疗效。对乙酰氨基酚需间隔4-6小时给药,避免与含相同成分的复方感冒药同服。
发热期间建议多饮温水,保持每日2000毫升液体摄入,体温超过38.5℃或持续3天未退需及时复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