多数情况下轻度外耳道炎或中耳炎可能自愈,但化脓性中耳炎、胆脂瘤型中耳炎等需医疗干预。自愈概率与感染类型、免疫力、是否合并基础疾病等因素相关。
常见于挖耳损伤或游泳进水,表现为耳痛瘙痒,轻度炎症可通过保持耳道干燥自愈,严重者需氧氟沙星滴耳液等治疗。
多由上呼吸道感染引发,耳闷胀感为主,部分儿童患者随感冒痊愈可自行缓解,持续不愈需鼓膜穿刺或置管。
细菌感染导致剧烈耳痛流脓,自愈概率较低,需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等抗生素治疗,避免引发乳突炎等并发症。
伴随鼓膜穿孔或胆脂瘤时无法自愈,需手术清除病灶,拖延治疗可能导致听力永久损伤或颅内感染。
耳部炎症期间应避免进水,减少辛辣刺激饮食,出现发热、听力下降或持续疼痛超过3天应及时就诊耳鼻喉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