积食发热可通过调整饮食、物理降温、药物治疗、就医评估等方式处理。积食发热通常由饮食过量、胃肠功能紊乱、肠道菌群失调、继发感染等原因引起。
1、调整饮食
暂停固体食物12-24小时,少量多次饮用温开水或淡盐水,症状缓解后从米汤等流质饮食逐步过渡。
2、物理降温
体温低于38.5℃时采用温水擦浴、退热贴等方式降温,避免酒精擦浴刺激皮肤。
3、药物治疗
可遵医嘱使用健胃消食片、保和丸等助消化中成药,或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调节肠道菌群。
4、就医评估
持续发热超过24小时、体温超过39℃或出现呕吐腹泻脱水时,需儿科就诊排除肠梗阻等并发症。
恢复期保持清淡饮食,避免油腻难消化食物,适当按摩腹部促进胃肠蠕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