脑膜炎可通过脑脊液检查、血液检查、影像学检查、病原学检查等方式确诊。检查方法的选择主要取决于临床症状和疑似病因。
通过腰椎穿刺获取脑脊液,分析其压力、外观、细胞计数和生化指标,是诊断脑膜炎的金标准。细菌性脑膜炎脑脊液多呈浑浊,病毒性则多为清亮。
血常规可显示白细胞计数升高,C反应蛋白和降钙素原等炎症指标有助于判断感染程度。血培养对确定病原体有重要价值。
头颅CT或MRI可排除脑脓肿、硬膜下积液等并发症,评估脑组织损伤程度。增强扫描有助于发现脑膜强化等特征性改变。
脑脊液培养、PCR检测可明确细菌或病毒类型。新型隐球菌抗原检测对真菌性脑膜炎诊断具有特异性。
出现发热、头痛、颈项强直等疑似脑膜炎症状时应立即就医,检查前避免自行用药以免影响结果准确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