脾大可能与脂肪肝有关,但更常见于病毒性肝炎、肝硬化、血液系统疾病等。脾大的原因主要有脂肪肝进展期肝损伤、门静脉高压、感染性疾病、遗传代谢性疾病。
中重度脂肪肝可能导致肝纤维化,间接引起脾脏代偿性增大。需通过超声检查评估肝脾状态,控制体重和血脂是基础治疗,必要时使用水飞蓟宾胶囊、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、甘草酸二铵肠溶胶囊等护肝药物。
肝硬化引发的门静脉高压是脾大最常见原因,伴随血小板减少和食管静脉曲张。治疗需针对原发病,常用药物包括普萘洛尔片、硝苯地平缓释片,严重时需脾切除或介入手术。
EB病毒、疟疾等感染可导致脾脏淋巴细胞增殖,表现为发热和脾区压痛。需进行血培养和血清学检查,抗感染治疗可选用阿昔洛韦片、青蒿琥酯片等。
白血病、骨髓纤维化等血液系统疾病常伴随脾脏异常增大,伴有贫血或出血倾向。确诊需骨髓穿刺,治疗包括羟基脲片、干扰素注射液等靶向药物。
发现脾大应及时完善血常规、腹部CT等检查,避免剧烈运动防止脾破裂,饮食需低脂高蛋白并限制坚硬食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