皮肤接触干冰导致的冻伤可通过脱离冷源、复温处理、药物止痛、预防感染等方式处理。冻伤通常由低温直接损伤、局部血液循环障碍、细胞脱水坏死、继发细菌感染等原因引起。
立即移除接触干冰的衣物或饰品,避免持续低温接触,用温水浸泡患处时水温不超过40摄氏度。
用38-40摄氏度温水浸泡20-30分钟促进血液循环,切忌揉搓或使用高温烘烤,复温后保持患处干燥。
疼痛明显可遵医嘱使用布洛芬缓释胶囊、对乙酰氨基酚片、塞来昔布胶囊等镇痛药物,伴有水疱时避免自行挑破。
表皮破损需外用莫匹罗星软膏、夫西地酸乳膏、复方多粘菌素B软膏预防感染,深部冻伤或组织发黑需紧急就医。
冻伤恢复期避免患处接触极端温度,穿着宽松棉质衣物,若出现持续红肿、渗液或发热等症状应及时至烧伤科就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