细菌性发热通常在发病后2-3天达到症状高峰,实际严重程度与感染类型、免疫状态、治疗时机等因素相关。
1、感染类型
不同细菌感染的发热曲线存在差异,如肺炎链球菌感染多在48小时内达峰,而伤寒杆菌发热可持续1周后加重。
2、免疫状态
免疫功能低下者发热高峰可能延迟出现,婴幼儿及老年人更易出现持续高热或反复发热。
3、治疗时机
未及时使用抗生素者发热持续时间延长,规范抗菌治疗可使多数患者在72小时内退热。
合并脓毒症或器官感染时,发热可能呈现双峰曲线,需警惕病程第5-7天的病情反复。
发热期间建议保持充足水分摄入,体温超过38.5℃可物理降温,若高热持续3天以上或出现意识改变应立即就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