宝宝反复发热可能由病毒感染、细菌感染、脱水、环境温度过高等原因引起,可通过物理降温、药物干预、补液调节、就医评估等方式处理。
多数幼儿发热由呼吸道合胞病毒、流感病毒等引起,表现为体温波动伴鼻塞咳嗽。建议家长保持室内通风,使用对乙酰氨基酚口服溶液、布洛芬混悬液、小儿柴桂退热颗粒等药物,体温超过38.5℃或持续24小时需就医。
中耳炎、尿路感染等细菌感染可能导致间歇性发热,常伴随局部疼痛或排尿异常。家长需观察是否出现耳部牵拉痛、尿液浑浊,医生可能开具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干混悬剂、头孢克洛颗粒、阿奇霉素干混悬剂等抗生素。
体液不足会影响体温调节中枢功能,造成体温不稳定。家长需每2小时喂食母乳或口服补液盐,避免使用含糖饮料,可配合蒙脱石散、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调节电解质。
过度包裹或室温过高可能导致体温调节异常。应保持室温22-24℃,穿着纯棉单衣,使用温水擦浴物理降温,禁止酒精擦拭。
建议家长记录发热时间曲线,补充水分时少量多次,若发热伴随皮疹、抽搐或精神萎靡应立即急诊处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