宝宝夜间发热可能由环境过热、脱水、上呼吸道感染、尿路感染等原因引起,可通过调节室温、补充水分、抗感染治疗等方式缓解。
睡眠时包裹过厚或室温过高可能导致体温调节失衡。建议家长保持室温在24-26℃,使用纯棉透气寝具,夜间每2小时检查宝宝颈背部是否潮湿出汗。
日间水分摄入不足会使夜间血液浓缩引发低热。家长需在白天每2小时喂食母乳或温水,观察尿量是否达6-8次/日,必要时口服补液盐散预防脱水。
多与鼻病毒、腺病毒感染有关,表现为夜间体温升高伴鼻塞。可遵医嘱使用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、布洛芬混悬液、连花清瘟颗粒等药物,同时用生理盐水喷鼻保持呼吸道通畅。
常见于女婴或未割包皮男婴,夜间排尿时出现发热哭闹。需尿常规确诊后使用头孢克肟颗粒、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干混悬剂等抗生素治疗,家长应注意会阴清洁与及时更换尿布。
持续3天以上夜间发热或体温超过38.5℃需及时儿科就诊,发热期间保持清淡饮食,可适量食用米汤、苹果泥、南瓜粥等易消化食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