产后发热可能由产褥感染、乳腺炎、泌尿系统感染、上呼吸道感染等原因引起,需根据具体病因采取针对性治疗。
分娩后生殖道细菌感染导致,表现为高热、下腹痛、恶露异味。需使用抗生素如头孢曲松、甲硝唑、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,严重时需住院治疗。
乳汁淤积合并细菌感染引发,常见乳房红肿热痛伴发热。可热敷按摩排乳,使用青霉素类抗生素如阿莫西林、头孢氨苄,必要时口服布洛芬退热。
导尿或分娩损伤导致细菌入侵,出现尿频尿痛和低热。建议多饮水,使用磷霉素氨丁三醇、呋喃妥因或左氧氟沙星等抗生素治疗。
产后免疫力下降易感冒,表现为咽痛咳嗽伴中低热。可服用板蓝根等中成药,必要时使用对乙酰氨基酚退热,哺乳期避免含伪麻黄碱药物。
产后发热超过38℃或持续24小时以上应及时就医,哺乳期用药需严格遵医嘱,保持会阴清洁并补充足够水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