发烧时可通过搓大椎穴、合谷穴、曲池穴、涌泉穴等部位辅助退热。搓揉特定穴位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,但需注意物理降温仅为辅助手段,持续高热应及时就医。
位于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处,搓揉此穴可帮助发散风热,缓解头痛项强症状,配合温水擦拭效果更佳。
手背第一二掌骨间偏食指侧,搓压此穴能疏风解表,对发热伴咽喉肿痛有缓解作用,但孕妇禁用。
屈肘时肘横纹外侧端,搓揉此处可清泻阳明经热,适用于高热伴便秘症状,力度以微红发热为宜。
足底前三分之一凹陷处,搓此穴能引火下行,对小儿夜间发热效果较好,可配合薄荷油轻柔按摩。
穴位按摩需避开皮肤破损处,体温超过38.5℃应遵医嘱使用布洛芬、对乙酰氨基酚等退热药物,期间多饮温水并保持空气流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