耳洞后方出现肉疙瘩(医学称瘢痕疙瘩)可通过局部加压、药物注射、激光治疗、手术切除等方式消除,通常与外伤刺激、感染、瘢痕体质、异物反应等因素有关。
早期较小的疙瘩可使用硅胶贴片或弹力耳夹持续压迫,抑制纤维组织增生,适合无明显感染的增生性瘢痕。
糖皮质激素如曲安奈德局部注射可软化疙瘩,减轻炎症反应,需由医生操作,适用于红色硬结期瘢痕。
脉冲染料激光可封闭异常血管,点阵激光促进胶原重塑,需多次治疗,适合表面凸起明显的疙瘩。
顽固性疙瘩需手术切除联合术后放射治疗降低复发率,可能与金属过敏或反复感染有关,表现为持续增大伴触痛。
避免自行抓挠或穿刺疙瘩,治疗期间保持耳部清洁干燥,选择钛合金等低致敏性饰品,若疙瘩快速增大需及时复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