甲胎蛋白4000微克/升可能提示肝癌,但需结合影像学检查确诊。甲胎蛋白升高可能由肝炎、肝硬化、胚胎性肿瘤、肝癌等原因引起。
急性或慢性肝炎活动期可导致甲胎蛋白轻度升高,通常不超过400微克/升,伴随乏力、食欲减退等症状,需进行保肝治疗。
肝硬化患者可能出现甲胎蛋白中度升高,多维持在200-800微克/升,伴有腹水、脾大等表现,需抗纤维化治疗。
畸胎瘤、卵黄囊瘤等生殖细胞肿瘤可导致甲胎蛋白显著升高,需通过病理检查确诊,通常需要手术切除。
甲胎蛋白超过400微克/升持续4周或超过4000微克/升需高度怀疑肝癌,可能伴随肝区疼痛、消瘦等症状,确诊需结合增强CT或MRI检查。
建议及时就医完善检查,避免自行解读检验结果,日常需戒酒、避免食用霉变食物,肝癌高危人群应每半年进行肝脏超声和甲胎蛋白筛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