抑郁症患者失眠可能由神经递质失衡、情绪压力、昼夜节律紊乱、共病焦虑等因素引起,可通过心理治疗、药物调节、光照疗法、睡眠卫生改善等方式干预。
5-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分泌异常影响睡眠调节,表现为入睡困难或早醒。可遵医嘱使用曲唑酮、米氮平、阿戈美拉汀等调节神经递质的药物。
持续负面情绪导致大脑过度觉醒,伴随心悸和反复回想。认知行为治疗可改善错误认知,配合放松训练减少躯体紧张。
褪黑素分泌延迟导致睡眠相位后移,特征为夜间清醒白天嗜睡。定时光照暴露可重置生物钟,必要时使用褪黑素受体激动剂雷美替胺。
超过半数抑郁患者合并焦虑障碍,出现睡眠惊恐和肢体震颤。SSRI类药物如舍曲林可同时改善两种症状,需配合渐进式肌肉放松训练。
建议保持规律作息,午后限制咖啡因摄入,卧室环境保持黑暗安静,若症状持续超过两周需寻求精神科专业评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