降低近视度数可通过角膜塑形镜矫正、低浓度阿托品滴眼液干预、户外活动调节、视功能训练等方式改善。近视通常由遗传因素、长时间近距离用眼、户外活动不足、调节功能异常等原因引起。
夜间佩戴可暂时性改变角膜曲率,白天获得清晰视力,需在眼科医生指导下验配并定期复查角膜状态。
低浓度阿托品滴眼液可能延缓近视进展,需严格遵医嘱使用。常见药物包括硫酸阿托品滴眼液、复方托吡卡胺滴眼液、环喷托酯滴眼液。
每日保证2小时以上户外活动,自然光刺激有助于多巴胺分泌,抑制眼轴过度增长。建议采用20-20-20用眼法则。
通过反转拍、聚散球等工具锻炼调节灵敏度,改善双眼视功能异常。需在视光师指导下制定个性化方案。
日常需控制电子屏幕使用时间,保持30厘米以上阅读距离,每半年进行散瞳验光监测屈光状态变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