婴儿舌系带短可通过观察随访、语言训练、手术矫正等方式处理。舌系带短通常由先天性发育异常、遗传因素、局部炎症刺激、创伤等因素引起。
轻度舌系带短且无哺乳困难时,建议定期随访观察。部分婴儿随着生长发育可能自行改善,家长需记录婴儿吸吮、吞咽情况。
出现发音障碍但无需手术者,可进行舌体上抬训练。家长需每日帮助婴儿进行舌尖触碰上腭的练习,配合语言治疗师指导。
影响哺乳或发音的严重舌系带短需行舌系带切开术。手术可能与局部纤维化、胚胎期发育受阻有关,表现为舌体活动受限、W形舌等症状。
术后需保持口腔清洁,家长需用无菌棉签清洁创面。避免过硬食物刺激,遵医嘱使用康复新液等药物促进黏膜修复。
哺乳期母亲应保持乳头清洁,术后可继续母乳喂养并观察婴儿舌体活动度,定期复查评估发音功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