长时间玩手机会增加近视概率,主要与用眼距离过近、屏幕蓝光刺激、眨眼频率减少、睫状肌持续紧张等因素有关。
手机使用距离多小于30厘米,睫状肌长期处于调节状态易导致眼轴增长。建议保持40厘米以上距离,每20分钟远眺6米外景物。
手机屏幕短波蓝光可穿透角膜直达视网膜,可能加速黄斑区氧化损伤。夜间使用建议开启护眼模式,佩戴防蓝光眼镜有一定缓解作用。
专注屏幕时眨眼次数从每分钟15次降至5次以下,泪膜破裂导致眼表干燥。可人工泪液如玻璃酸钠滴眼液、羧甲基纤维素钠滴眼液、聚乙烯醇滴眼液缓解。
持续近距离用眼引发调节痉挛,可能诱发假性近视。确诊后可用复方托吡卡胺滴眼液、消旋山莨菪碱滴眼液、阿托品凝胶等睫状肌麻痹剂治疗。
日常应控制单次使用手机不超过30分钟,多进行乒乓球等远近交替用眼活动,儿童青少年建议每半年进行散瞳验光检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