养阴生津和滋阴生津均属中医滋阴法范畴,但养阴生津侧重滋养全身阴液、缓解干燥症状,滋阴生津则专指补充肾阴与津液,二者在作用范围与适应证上存在差异。
养阴生津适用于肺胃阴虚导致的咽干口渴、皮肤干燥等全身性阴液不足;滋阴生津主要针对肾阴亏虚引起的腰膝酸软、潮热盗汗等局部阴虚证。
养阴生津以肺胃为主要调节对象,常用沙参、麦冬等药物;滋阴生津以肾脏为核心,多采用熟地黄、山茱萸等滋补肾阴药材。
养阴生津改善外燥症状如干咳少痰、唇裂;滋阴生津缓解内热征象如五心烦热、失眠多梦。
养阴生津常配伍清热药如天花粉;滋阴生津多配合收敛固涩药如五味子,严重阴虚火旺者可短期加用知母、黄柏。
具体用药需经中医师辨证,阴虚患者应避免辛辣燥热食物,可适量食用银耳、百合等滋阴食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