牙周炎患者多数情况下可以矫正牙齿,但需先控制炎症。能否正畸主要取决于牙周炎严重程度、牙槽骨吸收情况、口腔卫生维护能力、正畸方案选择等因素。
活动期牙周炎需先完成龈上洁治、龈下刮治等基础治疗,待探诊出血消失、牙周袋深度减小后再评估正畸可行性。
中重度牙槽骨吸收者正畸可能导致牙齿松动脱落,需通过曲面断层片测量剩余骨量,吸收超过根长1/3时慎行矫正。
正畸期间需采用冲牙器、牙缝刷等辅助清洁工具,家长需每日监督青少年患者口腔护理,避免托槽周围菌斑堆积加重牙周破坏。
优先考虑隐形矫治器或舌侧矫治技术,减少牙龈刺激;片段弓技术可降低牙齿移动时牙周组织负荷。
正畸全程需每3个月复查牙周状况,配合使用氯己定含漱液控制菌斑,避免食用粘性食物增加清洁难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