牙周炎导致的牙齿缺失通常可以种植牙,但需先控制炎症并评估牙槽骨条件。种植牙的可行性主要与牙周炎稳定程度、骨量充足性、全身健康状况、口腔卫生习惯等因素有关。
需确保牙周炎处于静止期,无活动性感染。通过龈下刮治、根面平整等基础治疗控制炎症,必要时配合盐酸米诺环素软膏或氯己定含漱液辅助治疗。
牙周炎常伴随牙槽骨吸收,骨量不足时需先行骨增量手术。可通过骨粉填充、引导骨再生等技术重建种植区骨结构,常用骨替代材料包括羟基磷灰石和β-磷酸三钙。
糖尿病等系统性疾病需控制在稳定状态。糖化血红蛋白应低于7%,吸烟者需戒烟至少一个月,以降低种植失败风险。
患者需具备良好口腔维护能力,掌握巴氏刷牙法并规律使用牙线。种植后需定期进行专业维护,必要时使用冲牙器辅助清洁种植体周围。
建议在牙周治疗稳定3-6个月后评估种植条件,种植体植入后需维持每3个月的专业复查周期,日常使用含氟牙膏配合软毛牙刷护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