避孕药怀孕多数情况下孩子可以要,但需结合药物类型和孕期检查综合评估。影响因素主要有避孕药种类、服药时间、胎儿发育状况、孕妇健康状况。
紧急避孕药对胎儿影响较小,常规短效避孕药可能增加轻微风险,需通过孕早期超声和血清筛查评估。
受精后2周内服药通常遵循全或无效应,孕4周后服药可能干扰胚胎器官形成,需加强产前诊断。
孕11-13周NT超声和孕16周唐筛可初步判断畸形风险,大排畸超声能进一步排除结构异常。
有慢性病或高龄孕妇需进行羊水穿刺等深度检查,内分泌科与产科联合监测可降低妊娠并发症风险。
建议立即停用避孕药并就诊,通过孕酮监测和系列排畸检查动态评估胎儿状况,避免自行决定终止妊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