甲胎蛋白超过400微克每升需警惕肝癌可能,但确诊需结合影像学检查。甲胎蛋白升高可能与肝炎、肝硬化、胚胎性肿瘤、肝癌等因素有关。
病毒性肝炎活动期可导致甲胎蛋白轻度升高,通常不超过200微克每升。需进行抗病毒治疗,常用药物包括恩替卡韦、替诺福韦、干扰素等。
肝硬化患者甲胎蛋白多在100-400微克每升波动。需定期监测肝功能,可使用复方甘草酸苷、水飞蓟宾、双环醇等保肝药物。
畸胎瘤等生殖细胞肿瘤可导致甲胎蛋白显著升高。需手术切除肿瘤,术后配合博来霉素、依托泊苷、顺铂等化疗药物。
原发性肝癌患者甲胎蛋白常持续超过400微克每升。确诊需结合增强CT或MRI,治疗方法包括手术切除、射频消融、索拉非尼靶向治疗等。
建议甲胎蛋白异常者定期复查,避免饮酒,保持规律作息,出现持续升高应及时就诊肝胆外科进一步检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