被蜜蜂蜇后发痒可能由组胺释放、局部炎症反应、神经末梢刺激或过敏反应引起,可通过冷敷、抗组胺药物、糖皮质激素或肾上腺素治疗。
蜜蜂毒液中的蜂毒肽刺激肥大细胞释放组胺,导致血管扩张和瘙痒感。可外用炉甘石洗剂或口服氯雷他定片缓解症状,严重时需静脉注射地塞米松。
毒液中的磷脂酶A2引发局部组织水肿和前列腺素分泌,产生痒痛感。建议局部涂抹氢化可的松乳膏,配合口服布洛芬缓解炎症反应。
蜂毒中的蜂毒明肽直接激活皮肤感觉神经末梢。可使用利多卡因凝胶局部麻醉,或口服加巴喷丁胶囊调节神经敏感性。
IgE介导的I型超敏反应可能导致全身性荨麻疹或喉头水肿。需立即肌注肾上腺素,后续需长期携带肾上腺素笔并接受脱敏治疗。
被蜇后应立即拔除毒刺并用肥皂水清洗,24小时内观察是否出现呼吸困难等全身症状,过敏体质者建议就医进行过敏原检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