奶量不足可能由哺乳姿势不当、母亲营养不足、乳腺堵塞、泌乳素分泌不足等原因引起,可通过调整哺乳方式、增加营养摄入、按摩疏通、药物辅助等方式改善。
建议家长检查宝宝含乳是否正确,确保完全包裹乳晕。可采用摇篮式或橄榄球式哺乳姿势,哺乳时保持背部直立,避免宝宝拉扯乳头导致疼痛性减产。
家长需每日为母亲增加500大卡热量摄入,重点补充优质蛋白如鱼肉、豆制品,搭配黑芝麻、花生等催乳食材。可饮用鲫鱼汤等汤水保持体液平衡。
家长需在哺乳前用温毛巾热敷乳房,沿乳腺管走向环形按摩,从腋下向乳头方向推压。若发现硬块可让宝宝多吸吮患侧,或使用吸奶器辅助排空。
在医生指导下可使用通乳颗粒、王不留行片等中成药,严重时可短期服用甲氧氯普胺促进泌乳素分泌。需监测母亲用药后是否出现头晕等不良反应。
哺乳期母亲应保持充足睡眠,每日饮水量不少于2000毫升,避免进食韭菜、薄荷等回奶食物。若持续3天奶量未改善需及时就诊评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