发热无汗可能由风寒束表、体温调节中枢异常、脱水或药物副作用等原因引起,可通过解表散寒、物理降温、补液治疗或调整用药等方式缓解。
外感风寒导致毛孔闭合,表现为恶寒发热无汗,可用生姜红糖水发汗解表,风寒感冒颗粒、荆防颗粒等中成药辅助治疗。
下丘脑功能紊乱影响排汗机制,伴随头痛乏力,需用温水擦浴物理降温,布洛芬、对乙酰氨基酚等退热药需遵医嘱使用。
体液不足导致汗液生成减少,常见口渴尿少,应少量多次补充口服补液盐,严重脱水需静脉输注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。
抗胆碱能药或抗组胺药可能抑制汗腺分泌,需在医生指导下调整用药方案,可替换为氯雷他定等新一代抗过敏药物。
发热期间保持每日2000毫升饮水,选择冬瓜汤、梨汁等生津食物,体温超过38.5摄氏度或持续3天无缓解应及时就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