艾滋病母婴传播主要通过胎盘感染、分娩过程接触、母乳喂养三种途径实现,传播概率受病毒载量、分娩方式、喂养方式、产时干预措施等因素影响。
妊娠期间HIV病毒可经胎盘垂直传播,孕晚期传播风险最高,规范服用抗病毒药物可显著降低胎儿感染概率。
分娩时胎儿接触母体血液、阴道分泌物可能导致感染,剖宫产手术可减少暴露风险,新生儿需在出生后6小时内进行预防性用药。
母乳中含有HIV病毒,混合喂养会显著增加感染风险,建议HIV阳性母亲完全避免母乳喂养,采用配方奶粉替代。
产程中发生胎膜早破或产科操作会增加传播概率,实施母婴阻断治疗方案可降低风险,包括孕产妇抗病毒治疗与新生儿暴露后预防。
HIV阳性孕妇应定期监测病毒载量,严格遵医嘱进行母婴阻断治疗,新生儿出生后需完成18个月的随访检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