细菌感染引起的过敏反应多数不严重,但可能诱发皮肤瘙痒、局部发热或轻度水肿,极少数情况下可能引发过敏性休克等严重反应。
细菌代谢产物作为过敏原可能引起接触性皮炎,表现为感染部位红肿瘙痒,可通过氯雷他定等抗组胺药物缓解,合并感染时需联用阿莫西林等抗生素。
细菌内毒素入血可能导致荨麻疹或发热,需检测血常规区分感染与过敏,必要时使用地塞米松联合头孢克肟控制炎症反应。
呼吸道细菌感染可能加重过敏性鼻炎或哮喘,表现为喘息或鼻塞,建议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布地奈德雾化吸入剂与孟鲁司特钠。
金黄色葡萄球菌等产生的超抗原可能引发速发型超敏反应,需立即注射肾上腺素,并静脉输注甲泼尼龙和葡萄糖酸钙抢救。
出现过敏症状后应记录接触史,避免搔抓皮损部位,急性期饮食宜清淡并补充维生素C,症状持续超过24小时或出现呼吸困难需急诊处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