夜晚发热可能由环境温度过高、剧烈运动、上呼吸道感染、肺结核等原因引起,可通过调节室温、补充水分、药物降温等方式缓解。
卧室通风不良或被子过厚导致散热受阻,建议保持室温在20-24摄氏度,选择透气性好的寝具。
睡前剧烈运动或高蛋白饮食使代谢率升高,睡前3小时应避免剧烈活动,晚餐宜清淡易消化。
可能与病毒细菌感染有关,通常表现为咽痛咳嗽等症状,可遵医嘱使用布洛芬、对乙酰氨基酚、连花清瘟胶囊等药物。
可能与结核分枝杆菌感染有关,通常伴随盗汗消瘦等症状,需进行抗结核治疗,常用药物包括异烟肼、利福平、吡嗪酰胺。
持续3天以上夜间发热或体温超过38.5摄氏度时,应及时就医排查病因,发热期间建议多饮温水,保持充足休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