疱疹样皮炎可通过外用糖皮质激素、口服氨苯砜、免疫抑制剂、抗组胺药物等方式治疗。疱疹样皮炎通常由自身免疫异常、遗传因素、麸质过敏、感染诱发等原因引起。
轻中度皮损可选用氢化可的松软膏、糠酸莫米松乳膏、卤米松乳膏等,需在医生指导下控制使用周期避免皮肤萎缩。
作为一线治疗药物,可抑制中性粒细胞浸润,用药期间需监测血红蛋白和肝功能,可能出现溶血性贫血等不良反应。
顽固性病例可选用硫唑嘌呤或环孢素,需定期检测血常规和肝肾功能,可能与骨髓抑制、感染风险增加有关。
西替利嗪、氯雷他定等可缓解瘙痒症状,但无法改变病程,需配合其他治疗措施共同使用。
患者应严格遵循无麸质饮食,避免搔抓皮损,穿着宽松棉质衣物减少摩擦刺激,定期复诊评估治疗效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