便血伴腹泻可能由痔疮、肠炎、肠息肉、结直肠癌等疾病引起,需结合出血颜色及伴随症状综合判断。
排便时干硬粪便摩擦痔核导致出血,血液鲜红且附着于粪便表面,可通过高纤维饮食、温水坐浴缓解,严重时可遵医嘱使用复方角菜酸酯栓、地奥司明片、马应龙麝香痔疮膏。
细菌或病毒感染引发肠道黏膜损伤出血,多伴随腹痛发热,可能与饮食不洁、免疫力低下有关,需进行抗感染治疗,可遵医嘱服用蒙脱石散、诺氟沙星胶囊、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。
肠道息肉表面血管破裂导致暗红色血便,可能与遗传或慢性刺激有关,通常需肠镜下切除,术后可配合使用康复新液、谷氨酰胺胶囊促进黏膜修复。
肿瘤侵蚀肠壁血管引发黏液脓血便,伴随排便习惯改变,需通过肠镜活检确诊,治疗包括手术切除、放化疗等,可配合使用卡培他滨片、西妥昔单抗注射液。
出现血便应立即记录出血频率与性状,避免摄入辛辣刺激食物,建议尽早就医完成粪便隐血试验及肠镜检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