针灸埋线可能出现轻微皮下淤血、局部感染、过敏反应或线体排斥等副作用,多数情况可通过规范操作避免。
1、皮下淤血
进针时毛细血管损伤导致淤血,表现为埋线部位青紫,通常3-5天自行吸收,热敷可加速消退。
2、局部感染
操作消毒不严格可能引发红肿热痛,需及时消毒处理,严重时配合抗生素如阿莫西林、头孢克肟或左氧氟沙星。
3、过敏反应
对羊肠线等材质过敏会出现瘙痒皮疹,需口服氯雷他定、西替利嗪或外用糠酸莫米松乳膏抗过敏治疗。
4、线体排斥
少数体质对埋线产生异物反应,表现为结节硬结,可通过红外理疗或手术取出线体缓解。
选择正规医疗机构操作,埋线后24小时内避免沾水,出现持续发热或剧烈疼痛需及时就医复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