肛周脓肿可通过抗生素治疗、局部护理、中药坐浴、穿刺引流等方式缓解。肛周脓肿通常由肛腺感染、免疫力低下、外伤刺激、克罗恩病等原因引起。
细菌感染引起的肛周脓肿可遵医嘱使用头孢克肟、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、甲硝唑等广谱抗生素控制炎症,伴有发热时需联合退热药物。
每日用高锰酸钾溶液温水坐浴2-3次,保持肛周清洁干燥,穿宽松棉质内衣减少摩擦,避免久坐压迫脓肿部位。
选用清热解毒类中药如黄柏、苦参、蒲公英煎汤熏洗,可减轻局部红肿热痛,但皮肤溃烂者禁用刺激性药液。
对于局限化脓肿可在超声引导下行穿刺抽脓,配合抗生素冲洗脓腔,该方法适用于不能耐受手术的高龄或基础疾病患者。
保守治疗期间需密切观察体温及脓肿变化,若出现持续高热、肛门坠胀感加重或排便困难,应及时转手术治疗。日常饮食避免辛辣刺激,增加膳食纤维摄入预防便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