焦虑失眠可通过心理调节、环境改善、药物干预、中医调理等方式缓解。焦虑失眠通常由情绪压力、生活习惯、躯体疾病、神经递质紊乱等原因引起。
通过正念冥想、认知行为疗法等心理干预缓解情绪压力,建议每日进行呼吸训练或写情绪日记,严重时可寻求心理咨询。
保持卧室温度18-22℃、光线昏暗,睡前1小时避免使用电子设备,建立固定作息时间表有助于改善睡眠节律。
可能与γ-氨基丁酸受体功能异常、5-羟色胺分泌不足有关,表现为入睡困难、早醒。可遵医嘱使用阿普唑仑、曲唑酮、右佐匹克隆等药物。
与肝郁气滞、心脾两虚等证型相关,常伴有多梦易惊症状。可选择酸枣仁汤、归脾汤等方剂,配合耳穴压豆治疗。
日常可食用小米、香蕉、温牛奶等助眠食物,午后避免摄入咖啡因,睡前2小时可进行轻柔瑜伽或泡脚放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