右束支传导阻滞原理是什么

右束支传导阻滞是指心脏右束支电信号传导延迟或中断,导致心室除极顺序改变的心电图表现。右束支传导阻滞可能与心肌缺血、心肌炎、先天性心脏病、心肌病、心脏手术损伤等因素有关,通常表现为心电图QRS波群增宽、V1导联出现rsR'波等特征。
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可能导致右束支传导阻滞。心肌缺血时,右束支区域血流减少,影响电信号传导功能。患者可能伴有胸痛、胸闷等症状。治疗可遵医嘱使用硝酸甘油片、阿司匹林肠溶片、美托洛尔缓释片等药物改善心肌供血,必要时需进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。
病毒或细菌感染引发的心肌炎症可能累及右束支传导系统。心肌炎引起的右束支传导阻滞通常伴随发热、乏力、心悸等表现。治疗需针对病因使用抗病毒药物如阿昔洛韦片、抗生素如头孢克肟分散片,同时可配合使用辅酶Q10胶囊等营养心肌药物。
部分先天性心脏结构异常如室间隔缺损、法洛四联症等可能压迫或影响右束支发育。这类患者多自幼出现心脏杂音、活动耐力下降等症状。治疗需根据具体畸形类型,可能需要进行室间隔缺损修补术、法洛四联症根治术等手术治疗。
扩张型心肌病或肥厚型心肌病可能导致右束支机械性受压或纤维化。患者可能出现呼吸困难、下肢水肿等心力衰竭表现。治疗可遵医嘱使用呋塞米片、螺内酯片、地高辛片等药物控制心衰症状,严重者需考虑心脏移植。
心脏手术如室间隔缺损修补、法洛四联症矫正等操作可能直接损伤右束支。术后心电图监测发现新发右束支传导阻滞时,多数为暂时性,少数可能持续存在。治疗主要针对原发心脏疾病,必要时可使用临时心脏起搏器过渡。
右束支传导阻滞患者应避免剧烈运动,保持规律作息,控制血压、血脂等心血管危险因素。饮食上建议低盐低脂,适量补充富含钾镁的食物如香蕉、深色蔬菜。定期复查心电图和心脏超声,出现心悸、晕厥等症状应及时就医。无症状的单纯右束支传导阻滞通常无需特殊治疗,但需定期随访观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