急性肠炎通常通过腹泻、腹痛、发热、呕吐等症状发现,诊断依据包括症状评估、粪便检查、血液检查和影像学检查。
1、症状评估
患者出现腹泻、腹痛、发热或呕吐时,医生会询问病史和症状持续时间,初步判断是否为急性肠炎。
2、粪便检查
通过粪便常规检查和培养,可以检测病原体如细菌、病毒或寄生虫,明确感染类型。
3、血液检查
血常规和炎症指标检查有助于评估感染程度和机体反应,辅助诊断急性肠炎。
4、影像学检查
腹部超声或CT检查可用于排除其他疾病,如肠梗阻或阑尾炎,确保诊断准确性。
出现疑似急性肠炎症状时,应及时就医,避免自行用药,同时注意补充水分和电解质,防止脱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