分泌性中耳炎的症状主要包括耳闷胀感、听力下降、耳鸣及耳内流水声,治疗可通过药物治疗、咽鼓管吹张、鼓膜穿刺及鼓膜置管等方式进行。
耳闷胀感是早期常见症状,患者自觉耳部堵塞感,类似进水。可能与咽鼓管功能障碍有关,可通过捏鼻鼓气缓解,严重时需行咽鼓管吹张。
听力呈传导性下降,多因鼓室积液影响声音传导。轻者可通过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改善咽鼓管功能,积液明显者需行鼓膜穿刺抽液。
部分患者出现低频耳鸣,与中耳负压及积液振动有关。可口服桉柠蒎肠溶软胶囊促进黏液排出,配合鼓膜按摩缓解症状。
头部运动时耳内出现水泡音,提示鼓室积液存在。急性期可用泼尼松片减轻炎症,顽固性积液需考虑鼓膜置管术。
日常应避免用力擤鼻,感冒时及时治疗鼻塞,儿童患者家长需注意其表述的耳部不适并及时就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