晚上宝宝鼻子不通气可通过调整睡姿、蒸汽吸入、鼻腔清洁、药物治疗等方式缓解,通常由生理性鼻塞、感冒、过敏性鼻炎、鼻窦炎等原因引起。
建议家长将宝宝头部垫高约30度,侧卧睡姿有助于减轻鼻腔充血。生理性鼻塞多与体位相关,无须特殊处理,避免过度包裹导致体温升高。
家长需在浴室制造温热蒸汽环境,让宝宝吸入5-10分钟湿润空气。适用于感冒初期鼻黏膜水肿,注意控制水温避免烫伤,配合轻拍背部帮助分泌物排出。
使用生理盐水滴鼻剂软化鼻痂后,用吸鼻器清除分泌物。过敏性鼻炎患儿需每日重复进行,操作前家长应洗手消毒,避免损伤鼻黏膜。
顽固性鼻塞可能与鼻窦炎有关,表现为黄绿色脓涕伴发热。可遵医嘱使用盐酸赛洛唑啉鼻喷剂、氯雷他定糖浆、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干混悬剂,需严格按年龄调整剂量。
保持室内湿度50%-60%,避免接触尘螨等过敏原。若鼻塞伴随呼吸急促、拒奶等症状应及时就医排查先天性后鼻孔闭锁等疾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