肉瘊子和刺瘊子的区别主要在于病因、外观特征及好发部位。肉瘊子(寻常疣)由HPV1/2/4型感染引起,表面粗糙呈菜花状;刺瘊子(跖疣)多由HPV1型导致,受压后形成黄色角质栓伴疼痛。
肉瘊子主要由人乳头瘤病毒HPV1、2、4型感染皮肤引起;刺瘊子多由HPV1型感染足底等受压部位导致,病毒通过微小破损侵入表皮细胞。
肉瘊子呈灰褐色丘疹,表面角化粗糙有乳头状突起;刺瘊子因受压形成向内生长的黄色角质栓,削除表层可见黑色点状出血。
肉瘊子好发于手指、手背等暴露部位;刺瘊子多见于足底、趾间等承重区域,行走时可产生明显压痛感。
两者均可采用冷冻、激光或外用咪喹莫特乳膏治疗,顽固性皮损可配合水杨酸软膏或平阳霉素局部注射。
避免共用拖鞋毛巾等个人物品,足部多汗者需保持干燥,出现皮损增大或出血应及时就医进行病理检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