乳胶过敏症状通常表现为皮肤瘙痒、荨麻疹、过敏性鼻炎、严重者可出现过敏性休克,症状发展按接触后早期局部反应→全身过敏反应→危及生命的急症排列。
接触乳胶后可能出现皮肤发红、瘙痒或荨麻疹,常见于手套、避孕套等直接接触部位,建议立即用清水冲洗并涂抹炉甘石洗剂缓解症状。
吸入乳胶颗粒可能引发打喷嚏、流涕或哮喘发作,与乳胶手套粉末或气球释放的颗粒有关,需远离过敏原并使用氯雷他定等抗组胺药物。
口腔或阴道接触乳胶制品后可能出现粘膜水肿、灼热感,常见于使用乳胶避孕套或牙科器械时,可用生理盐水冲洗并更换非乳胶材质用品。
严重过敏者会出现血压下降、喉头水肿等过敏性休克表现,多与乳胶蛋白IgE介导的速发型过敏有关,需立即注射肾上腺素并送医抢救。
乳胶过敏患者应避免接触含乳胶的医疗用品、日用品,随身携带医疗警示手环,选择聚氨酯或硅胶材质的替代产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