骨密度Z值正常范围通常在-2.0至+2.0之间,主要用于儿童、青少年及50岁以下成年人的骨密度评估,主要影响因素有年龄、性别、体重、种族等。
1、年龄
儿童和青少年处于骨骼生长期,Z值需结合骨龄评估,若低于-2.0提示骨量不足。
2、性别
女性绝经前Z值通常高于男性,但绝经后雌激素下降可能导致Z值降低。
3、体重
体重过低者骨密度Z值易偏低,BMI低于18.5需警惕骨质疏松风险。
4、种族
非裔人群骨密度Z值普遍较高,亚裔人群相对偏低,需结合种族特异性参考值。
建议定期监测骨密度,保持均衡饮食和适度运动,若Z值异常应及时就医排查继发性骨质疏松因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