慢性中耳炎可通过药物治疗、手术治疗、局部清洁护理、鼓膜修复等方式治疗。慢性中耳炎通常由细菌感染、咽鼓管功能障碍、急性中耳炎迁延不愈、免疫缺陷等原因引起。
细菌感染可能与金黄色葡萄球菌、肺炎链球菌等因素有关,通常表现为耳痛、耳漏等症状。可遵医嘱使用氧氟沙星滴耳液、头孢克洛分散片、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等药物。
咽鼓管功能障碍可能与腺样体肥大、鼻咽部肿瘤等因素有关,通常表现为听力下降、耳闷等症状。可考虑鼓膜置管术、乳突根治术等手术方式。
急性中耳炎迁延不愈可能与治疗不彻底、抵抗力低下等因素有关。需定期使用生理盐水清洁外耳道,保持耳部干燥,避免污水进入耳内。
免疫缺陷可能与糖尿病、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等因素有关。对于鼓膜穿孔长期不愈者,可进行鼓膜成形术修复穿孔。
治疗期间应避免用力擤鼻,保持鼻腔通畅,饮食宜清淡,适当补充维生素C增强免疫力,症状加重时及时复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