婴儿肛周脓肿多数情况下无须立即进行肛瘘手术,是否手术需根据脓肿复发频率、感染严重程度及肛瘘形成情况综合评估,主要考虑因素包括脓肿是否反复发作、是否存在活动性感染、肛瘘位置及复杂程度。
首次发生的单纯性肛周脓肿可通过抗生素治疗和局部护理控制感染,家长需每日用温水清洁肛周并保持干燥,遵医嘱使用莫匹罗星软膏、夫西地酸乳膏等外用抗菌药物。
若脓肿伴随高热或蜂窝织炎,需静脉注射头孢曲松、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等抗生素,家长需观察患儿体温变化及脓肿引流情况,必要时配合医生进行脓肿切开引流。
反复发作3次以上或形成明确肛瘘时建议手术,低位单纯性肛瘘可选择瘘管切开术,高位复杂性肛瘘可能需挂线疗法,手术时机通常选择感染控制后。
术后家长需维持患儿大便软化,使用乳果糖口服溶液预防便秘,每次便后用生理盐水冲洗创面,定期复查瘘管愈合情况,避免尿布摩擦伤口。
日常应选择透气棉质尿布并及时更换,腹泻时加强肛周清洁,母乳喂养有助于减少胃肠刺激,若发现肛周红肿或渗液增多须及时就医复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