甲胎蛋白超过400纳克/毫升需高度警惕肝癌可能,但确诊需结合影像学检查。甲胎蛋白升高程度与肝炎活动期、肝硬化、生殖细胞肿瘤、肝癌等因素相关。
急性肝炎可能导致甲胎蛋白轻度升高,通常不超过200纳克/毫升。建议定期复查肝功能,遵医嘱使用甘草酸二铵、水飞蓟宾等保肝药物。
肝硬化患者甲胎蛋白可能持续在200-400纳克/毫升波动。需监测肝脏超声,必要时使用恩替卡韦、富马酸替诺福韦等抗病毒药物。
睾丸或卵巢生殖细胞肿瘤可导致甲胎蛋白显著升高。需进行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,确诊后采用博来霉素、顺铂等化疗方案。
甲胎蛋白持续超过400纳克/毫升且影像学发现肝占位时,肝癌概率较高。确诊需病理活检,治疗包括肝切除术、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等。
发现甲胎蛋白升高应完善增强CT或MRI检查,避免高脂饮食,戒酒并控制基础肝病。所有用药需在专科医生指导下进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