耳朵抽水通常用于治疗中耳积液,操作不当可能引发感染、鼓膜穿孔、听力下降或眩晕等危害。
操作环境或器械消毒不彻底可能导致细菌入侵,引发外耳道炎或中耳炎,需使用抗生素滴耳液如氧氟沙星滴耳液控制感染。
抽吸压力过大或操作失误可能造成鼓膜穿孔,表现为突发耳痛和听力减退,小穿孔多可自愈,大穿孔需行鼓膜修补术。
反复抽液可能破坏中耳传音结构,导致传导性耳聋,需通过听力重建手术或佩戴助听器改善。
操作触及内耳前庭可能引发短暂眩晕,通常24小时内缓解,持续眩晕需排查前庭神经炎等病变。
建议在正规医疗机构由耳鼻喉科医生操作,术后保持耳道干燥,避免游泳或用力擤鼻,出现持续耳痛、流脓及时复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