腰椎核磁共振影像的解读需关注椎间盘突出程度、脊髓受压情况、神经根形态及周围软组织状态,主要观察层面包括矢状位、横断位及冠状位。
观察椎间盘信号是否均匀,T2加权像低信号提示脱水变性,突出程度分为膨出、突出、脱垂三种类型,需测量突出物与硬膜囊的距离。
评估硬膜外脂肪间隙是否消失,蛛网膜下腔是否变窄,脊髓是否出现水肿或变性信号,急性压迫表现为T2高信号。
重点观察侧隐窝及椎间孔区域,神经根肿胀或位移提示卡压,需结合临床症状判断责任节段,注意与神经鞘瘤鉴别。
分析韧带是否增厚钙化,肌肉是否存在萎缩或脂肪浸润,关节突关节退变程度,这些都可能成为腰痛的潜在诱因。
建议携带影像资料至骨科或神经外科就诊,医生将结合查体结果综合判断,必要时需进行肌电图等补充检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