流感引起的中耳炎可通过抗生素治疗、鼻腔通气改善、鼓膜穿刺引流、镇痛消炎等方式治疗。中耳炎通常由病毒感染继发细菌感染、咽鼓管功能障碍、免疫防御下降、鼓室内负压增高等原因引起。
细菌性中耳炎需使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、头孢克洛或阿奇霉素等药物,流感病毒感染者可能合并化脓性链球菌或肺炎球菌感染,表现为耳痛加剧和耳道溢脓。
使用盐酸赛洛唑啉鼻喷剂减轻鼻咽部水肿,咽鼓管堵塞可能导致耳鸣和听力下降,可通过咀嚼动作或瓦尔萨尔瓦动作促进通气。
鼓室积液超过3个月或听力损失超过40分贝时需穿刺,中耳压力失衡可能引发眩晕和耳闷胀感,操作后需保持耳道干燥。
布洛芬或对乙酰氨基酚缓解耳痛,鼓膜充血膨隆时可用苯酚甘油滴耳液,合并发热需监测体温变化。
治疗期间避免用力擤鼻及游泳,保持充足水分摄入有助于稀释鼻腔分泌物,耳痛持续48小时以上或出现面神经麻痹需立即复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