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儿病毒性发热可遵医嘱使用布洛芬、对乙酰氨基酚、小儿豉翘清热颗粒、奥司他韦等药物。病毒性发热通常由呼吸道合胞病毒、流感病毒、腺病毒等病原体感染引起,需结合具体病因选择抗病毒或对症治疗药物。
非甾体抗炎药,适用于体温超过38.5℃的退热治疗,能缓解头痛肌肉酸痛等不适。家长需注意该药可能引起胃肠刺激,6月龄以下婴儿禁用。
解热镇痛药,适用于3月龄以上患儿,退热效果温和。家长应严格按体重计算剂量,24小时内用药不超过4次,避免与含同类成分的感冒药联用。
中成药具有疏风解表功效,对早期病毒性感冒发热有效。建议家长观察服药后是否出现皮疹等过敏反应,服药期间忌食生冷油腻。
神经氨酸酶抑制剂,针对流感病毒引起的发热,在发病48小时内使用效果最佳。家长需完成规定疗程,不可自行增减剂量。
病毒性发热期间应保持室内空气流通,少量多次喂温水,体温持续超过3天或出现精神萎靡需及时复诊。所有药物使用前需经儿科医生评估,禁止自行联合用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