急性肺结核症状主要包括咳嗽、发热、盗汗、胸痛等。肺结核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,急性期症状可能由感染加重、免疫力下降、合并其他疾病、未规范治疗等原因引起。
肺结核患者常出现持续性干咳或伴有痰液,痰中可能带血。咳嗽可能与肺部炎症刺激、气道损伤等因素有关。治疗需遵医嘱使用异烟肼、利福平、吡嗪酰胺等抗结核药物。
患者多表现为午后低热或持续高热,体温波动较大。发热通常由结核杆菌毒素释放、机体免疫反应引起。除抗结核治疗外,可配合物理降温或使用对乙酰氨基酚等退热药物。
夜间大量出汗是典型症状,可能与结核中毒症状、自主神经功能紊乱有关。保持卧室通风、穿着吸汗衣物有助于缓解,严重时需调整抗结核方案。
病变累及胸膜时可出现针刺样胸痛,深呼吸时加重。胸痛多与胸膜炎症、肺组织损伤相关,需完善胸部影像学检查,必要时加用镇痛药物。
出现上述症状应及时就医,确诊后需严格遵医嘱完成6-9个月规范治疗,治疗期间注意营养补充和隔离防护,避免传染他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