婴儿晚上不睡觉哭闹可能由生理性需求、环境不适、胃肠功能紊乱、维生素D缺乏等原因引起,家长需及时排查并针对性处理。
饥饿、尿布潮湿或困倦过度均会引发哭闹。建议家长按需喂养,每2-3小时检查尿布,观察揉眼打哈欠等睡眠信号及时哄睡。
室温过高过低、光线过亮或噪音干扰会影响睡眠。保持环境温度24-26℃,使用遮光窗帘,避免夜间频繁更换护理人员。
可能与肠绞痛、乳糖不耐受有关,表现为哭闹时双腿蜷缩、腹部胀气。家长可顺时针按摩婴儿腹部,哺乳母亲需避免进食豆类等产气食物。
早期佝偻病会导致神经兴奋性增高。表现为夜间易惊、多汗,需在医生指导下补充维生素D滴剂,每日保证适量户外阳光照射。
持续哭闹超过2小时伴随发热、呕吐等症状需及时就医,日常可建立固定睡前程序帮助婴儿规律作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