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生儿黄疸多数属于生理性现象,严重程度与胆红素水平、出现时间及伴随症状相关,需警惕病理性黄疸可能。
约60%足月儿和80%早产儿会出现,生后2-3天出现,4-5天达高峰,胆红素水平低于12.9mg/dl,一般无须治疗,加强喂养促进排泄即可。
与母乳中β-葡萄糖醛酸苷酶活性有关,分为早发型和迟发型,胆红素水平通常不超过15mg/dl,可继续母乳喂养配合日光浴,严重时需暂停母乳3天。
多见于ABO或Rh血型不合,出生24小时内出现,胆红素上升速度快,可能伴随贫血和肝脾肿大,需光疗甚至换血治疗,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可减轻溶血。
由败血症、尿路感染等引起,黄疸持续不退或退而复现,伴有发热、吃奶差等症状,需抗感染治疗同时进行蓝光照射,严重者可能引发胆红素脑病。
家长应每日观察黄疸变化,保证充足喂养,发现黄疸早现、快速加重或伴随精神差、拒奶等情况时立即就医,避免阳光直射眼睛进行日光浴。